避孕套是一种可以在性交过程中使用的屏障类器具,用来降低性传播感染和女性非意愿妊娠的风险。避孕套可以分为女用避孕套和男用避孕套两种。在每次都正确使用的前提下,女用避孕套的有效避孕率约为95%,男用避孕套的有效避孕率约为98%。
人类首次使用避孕套可追溯至1564年,首次使用橡胶避孕套是在1855年,而乳胶避孕套的首次使用大约在1920年。避孕套已被世界卫生组织列入了基本药物标准清单,是最有效、最安全并可以满足人类最基本需求的药具之一 。发达国家使用避孕套的比例要明显高于发展中国家,全球每年大约有60~90亿个避孕套售出。
预防性传播感染和非意愿妊娠是全面性教育的目标和内容之一。由于避孕套具有预防性传播感染和非意愿妊娠的双重作用,在全面性教育中讲解避孕套的使用方法、效果并提升使用避孕套的自我效能,有利于保护学习者的生殖健康。《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2020修正)明确提出,学校、幼儿园应当对未成年人开展适合其年龄的性教育。《中国青少年健康教育核心信息及释义》(2018)特别提出了接受全面性教育在维持自身生殖健康方面的重要意义。我国各部委颁布的教育类文件也从生殖健康和青春期发育角度对避孕相关教育进行了教学规定。
定义
避孕套是一种可以在性交过程中使用的屏障类器具,用来降低性传播感染和女性非意愿妊娠的风险,可分为女用避孕套和男用避孕套两种 。
材质
避孕套的原材料主要是乳胶、塑料或羊皮膜。最初生产的避孕套是用羊的盲肠制成的。截至1990年,用羊盲肠制成的避孕套占市场的5.5%,由于其价格较高,所以只占了零售额的20%。如今羊皮膜避孕套仍被生产和销售,在市面上可以买到。自工厂首次生产避孕套以来,这种制造工艺相对来说没有太多改变:盲肠经过清洗、脱脂和盐渍,然后将生皮运往精加工厂。新西兰饲养着大量的绵羊,是大多数羊皮膜避孕套的主要产地和初始加工中心 。乳胶避孕套占据了当今市场的大部分份额。由于乳胶是一种天然材料,它的强度和弹性会有很大的差异,所以制造商会在乳胶中添加化学物质,以稳定和规范乳胶的成分。许多品牌还在避孕套包装前加入滑石粉、润滑剂或杀精剂。大多数男性都会选择使用乳胶材质的避孕套,但如果使用者对乳胶很敏感或有过敏反应,则可以选择使用塑料材质(聚氨酯或聚异戊二烯)的避孕套。乳胶和塑料避孕套都可以在性交行为中保护使用者免受性传播感染,但由于羊皮避孕套是由来自羊肠的材料制成的,其上会有微小的开口,就像人类的皮肤一样,所以它们只能防止非意愿妊娠,不能避免性传播感染 。
发展历史
避孕套的雏形最早可以追溯到3000年前的古埃及,不过当时的避孕套并不具备避孕的功能,而是被男人们当作一种饰物,象征着身份地位。现代避孕套出现在17世纪的英国,英国国王查理二世的医生康德姆(Condom)受到膨胀鱼鳔的启发发明了避孕套,将其套在阴茎上防止女性怀孕,这也解释了避孕套在英文里被叫作“Condom”的原因。到了19世纪末期,天然乳胶的出现让避孕套的发展有了新的飞跃。1919年,天然乳胶避孕套及配套的生产设备出现开启了乳胶避孕套的现代文明历史。随着科技和时代的发展,现代避孕套更加舒适、轻薄、安全,各个品牌也推出了不同种类的避孕套以满足消费人群的不同需求 [8] 。避孕套在中国早期被称为阳具袋、风流如意袋等等,最初是在青楼等场所使用,用来预防性传播感染,所以并没有将名字与避孕联系起来。1939年出版的《男女避孕法》中提到了“避孕袋”,因此推测在此时间段左右,中国才将避孕套作为一种普遍的避孕手段 [9] 。1949年以前,我国还不能自主生产避孕套,全部依赖进口,因而价格较为昂贵,寻常人难以获得。1955年,广州从日本引进了第一套避孕套生产设备,开始了国内避孕套的自动化生产。但是当时我国生产的避孕套数量较少,故大部分人都会选择在洗净后重复使用。1957年,中国红十字会编纂的《红十字会员卫生常识》中指出,避孕套使用后须“用湿手巾包好”,次日再“用温水洗净”,洗涤时须装水检查“是否有破裂”,确定可用后再“把它擦干,撒上滑石粉,卷好、包好,放在阴凉处,留待下次再用” [10] 。到1993年,我国共有7家避孕套生产厂家、14条自动生产线,年生产10亿多只,能够满足国内的需求 [11] 。
使用率
根据联合国报道,在几乎所有地区,大多数已婚或同居妇女都使用某种形式的避孕药具,避孕套为其中常见的选项之一。不发达国家避孕套的使用率要比发达国家低很多,其中非洲为最低,为33%。在亚洲范围内,避孕套使用率最高的地区主要是东部和东南部地区,2015年有10个国家的避孕套普及率达到70%或以上,其中中国的数据估计高达83% [12] 。我国最近的一次生育方面的综合调查数据显示,当前我国已婚育龄妇女的避孕率为84.7%。在已采用避孕措施的已婚育龄妇女中,宫内节育器的使用比例最高,达到40.3%,避孕套居第二位,为29.6%。整体来看,年轻人更倾向于使用短效避孕措施,15~29岁的已婚有偶女性使用避孕套进行避孕的比例为54.3%,30~49岁的比例则只有25.3% [13] 。
用途
预防非意愿妊娠
在完全正确使用避孕套的前提下,无论是男用避孕套还是女用避孕套,理论上都可以达到有效率约95%以上的避孕效果。但现实中很少能有人完美使用避孕套,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减弱了避孕套的有效性 [14] 。使用男性避孕套的男性应在性交前把其套在勃起的阴茎上,其避孕原理是阻隔精液进入伴侣的体内。理论上来讲,男性避孕套可以拥有高达98%的有效性,但由于人们在使用中难免会有如精子流出或佩戴方法不正确等疏漏,所以男用避孕套的实际有效率约为85%。由于相似的原因,女用避孕套的实际有效率约为79%。值得注意的是,男用避孕套和女用避孕套同时使用不会给使用者带来额外保护,反而可能增加避孕套的破裂风险 [7] 。
预防性传播感染
使用避孕套已经被医学证明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预防性传播感染。世界卫生组织的研究表明,正确且不间断地使用乳胶避孕套可使艾滋病病毒的传播风险降低80%~95% [15] ,将人类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HPV)传播给女性的风险降低约70%,也可以有效减少二型单纯疱疹病毒的传播风险 [16] 。
使用方法
男用避孕套
使用者需将男用避孕套存放在阴凉干燥的地方。在第一次使用前可以提前练习,这样在真正需要时更容易正确地佩戴,减少避孕套破损的风险。具体使用方法如下 [7] :1. 使用前应首先确认避孕套是否在保质期内、有无破损。若超过有效期或有破损,请停止使用。2. 可用手先将避孕套挤至包装袋的一侧,再小心撕开男用避孕套的包装袋。不要使用牙齿或剪刀打开包装,以免损坏避孕套。
3. 打开包装后需要确认男用避孕套的正反面,小气泡凸起和边缘环可以帮助确定正反,有凸起的一面和边缘环都应当露在外面。如果不小心将避孕套戴反了,需要换一个新的使用,请勿将其翻转后重复使用。4. 捏紧避孕套前端的小泡,去除其中的空气,将其放在阴茎头上。如果使用者没有割除包皮,需先将包皮往后拉一点,然后再将避孕套放在阴茎头上。
5. 用右手捏住小泡,左手将避孕套轻轻展开并套至阴茎末端,这个过程需要动作轻柔,以免伤害阴茎,同时避免避孕套破损。如果不够顺畅,可以在避孕套尖端上滴几滴水基润滑剂或硅酮润滑剂,再滚动展开。在阴茎上佩戴好避孕套后,还可以在其外部添加更多润滑剂 [17] 。
6. 射精后,当阴茎尚处于勃起状态时,需要握紧避孕套的边缘,小心地将阴茎从伴侣的阴道中抽出。
7. 将取下的避孕套打上死结,用纸巾包好,扔到垃圾桶中 [7] 。
女用避孕套
1. 使用者首先打开包装,取出女用避孕套,注意不要用力拉扯包装袋,也不要用牙齿打开包装袋。
2. 打开包装后,挤压避孕套封闭端的小环,将其沿着阴道后壁放入阴道。
3. 找到一个舒适的姿势。握住避孕套外侧的封闭端时,用拇指和食指挤压内环的两侧,然后把它放入阴道。这个过程类似于插入棉塞。
4. 用手指将内环推到最里面,直到它靠在子宫颈上。避孕套会自然膨胀,使用者有时可能会感觉不到。5. 确保避孕套没有扭曲变形,将外环保留在阴道外部,覆盖阴道开口。
6. 引导伴侣的阴茎进入并打开女性避孕套。在阴道性交期间,如果感到阴茎在避孕套和阴道壁之间滑动或外环被推入阴道,请停止性交。
7. 要取出女用避孕套,请轻轻扭动外环,然后将其从阴道中拉出。使用者可以扭转大环以防止精液漏出,然后将用卫生纸包好,将女用避孕套扔进垃圾箱即可。注意不要重复使用女用避孕套 [18] 。
我国各部委相关教育类文
避孕套作为一种避孕手段,有助于维护性与生殖健康。关于避孕的教育,我国各部委颁布的中小学教育类文件中虽然没有特别明确涉及,但是多个文件都要求开展关于生殖健康和青春期发育方面的教育。《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指导纲要》(2007)强调要维护生殖健康;《中小学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08)和《中小学健康教育规范》(2011)两部文件虽未提到学习避孕方法,但要求学生掌握青春期发育特点相关知识。《普通高等学校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7)要求开展包含优生优育与适宜有效的避孕方法等内容的性与生殖健康教育。《中国青少年健康教育核心信息及释义》(2018)特别提出了接受全面性教育在提升性与生殖健康认知水平和责任意识的重要意义。避孕是全面性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
原创文章,作者:爱知道,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aitaotao.net/bytbk.html